隨著全球工業4.0的逐步推進,中國也制定了“智能制造2025”戰略規劃,其目標是要實現制造業的智能化、多樣化、個性化。同時,《印刷業“十三五”規劃》也明確指出,“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將成為我國印刷業新的發展目標。而按需噴碼機印刷,作為新時代印刷業的發展趨勢和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方式已經全面爆發。

噴碼機印刷技術到目前為止已經日臻完善,從江蘇鳳凰2011年引進的全亞洲第一條高速連續紙噴墨印刷系統,到目前為止國內已經有近百條連續紙噴碼機印刷生產線用于書刊印刷。以往的傳統印刷時期,國產設備和德國日本的設備相比要落后20~30年,但是當下盛行起來噴碼機印刷設備,國產設備(以方正桀鷹和圣德G260為代表)已經和國際設備廠家并駕齊驅,從設備投資和使用成本來講,國產設備更具投資價值和市場競爭力。
高速連續紙噴墨噴碼機一開始被應用于按需出版和圖書按需印刷,廠商們也都是緊盯各出版集團和新華印刷廠。而此次PRINT CHINA2019上,隨著設備價格的理性回歸,在方正和圣德展位上,除了以往的書刊印刷廠,連續紙噴碼機的展位上又增加了很多新的客戶面孔,那就是來自民營書刊和快印領域的企業主,這也是從此次展會以來,噴墨印刷機關注著的悄然變化。
民營企業對噴碼機的關注,可以說是本屆展會的一大新亮點。
為什么會有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主和快印店如此關注噴碼機的狀況?仔細分析時下印刷業的發展狀態和環境就不難看出,隨著環保壓力,人員成本,以及快印集中生產等因素,單張紙碳粉噴碼機的使用成本遠高于噴碼機,而噴墨連續紙印刷機的生產效率又是碳粉機的8~10倍。所以相比之下單張碳粉印刷機已經捉襟見肘。民營企業對于市場上任何影響成本和競爭優勢的因素和動態都極為靈敏。另一方面,噴墨連續紙印刷由于其無需制版和折頁,從書芯印刷到膠裝幾乎可以一步到位的優勢,再加上噴墨印刷和傳統印刷的平衡點已經可以達到3000冊的印數,傳統印刷的優勢已經逐漸被擠壓殆盡。
因此,從本屆展會不難看出,噴碼機已經將單張紙碳粉印刷機和傳統膠印的市場份額逐漸蠶食殆盡,相信即將到來將是一場悄無聲息的印刷變革——“噴墨印刷對單張紙碳粉印刷機和黑白膠印的逐漸替代!”